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及时抢!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资讯>

317452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汝康星”

317452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汝康星”

时间:2020-08-31 17:22:33 来源:百思特购物网 作者:肖肖

很多小伙伴不知道的是,我国会采取在小行星上命名的方式来纪念或者表彰中国科学家。近日,又一颗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命名,317452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汝康星”。其实我国以科学家明星的小行星有很多颗,下面大家就跟着百思特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哦~

 

 

又一颗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命名

 

8月31日消息 为了纪念吴汝康院士卓越的学术贡献,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317452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汝康星”。2020年8月31日(吴汝康院士逝世14周年纪念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何梁何利基金会、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主办,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协办的“吴汝康星”命名仪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举行。

 

吴汝康(1916-2006),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中国体质人类学和古人类学研究的奠基者,提出建立“今人类学”。

 

吴汝康是研究中国出土人类化石的第一位中国体质人类学家。他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为我国1949年至1966年期间出土的大多数人类和猿类化石做了第一手的描述和比较性的研究,他关于蓝田、周口店、和县的直立人,丁村、马坝、资阳与建平等处的智人化石的研究报告一直是研究中国古人类学者的必读参考文献。从20世纪60年代起,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曾经被认为是人类和现生大型猿类的祖先,吴汝康在对我国出土的大量化石进行研究后,于1987年将其归并,建立禄丰古猿的新属名,被人类学界广泛接受。

 

20世纪60年代,吴汝康根据对北京猿人的研究,提出了从猿到人的过渡中“人类体质发展不平衡性”的概念。此外,在人猿分界的辩论中,他指出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大的脑子、语言、意识、社会等人类的重要特征并非同时出现,从古猿演变成人是一个大的质变过程,有一个漫长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的生物属于亦猿亦人的阶段。他提出:两足直立行走标志着这个过渡时期的开始;开始制造工具标志着过渡时期的结束;意识和语言萌发于制造工具之前。

 

1956年,他参加了我国基础学科12年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为推动我国体质人类学的发展,1982年他与同事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人类学定期刊物《人类学学报》,并任主编、名誉主编。为壮大学科科研队伍,他还培养了10余名研究生,现今我国古人类学的主要研究人员多出自其门下。1965年和1984年吴汝康与同事一起编写和出版了《人骨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方法》,并参与领导了中国工业人口成年人身体尺寸国家标准的制订。在一系列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他于1985年提出建立“今人类学”,主张将阐述现代人类群体体质变化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知识归纳于此领域,并为此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

 

吴汝康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他于1962年所著的《巨猿下颌骨和牙齿化石》一书曾在美国、日本和韩国被重印,被认为是中国古人类学的经典著作。1965年,他受东非坦桑尼亚政府的邀请,参加“东非人”头骨化石向坦桑尼亚政府移交的仪式。他还同日本东京大学尾本惠市教授合作领导了海南岛少数民族的人类学与语言学调查。吴汝康是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协会荣誉终身会员(1988年起曾任常设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所荣誉学术委员,曾任国际史前史与原始史协会常设委员会委员,世界考古大会执行委员会东亚地区高级代表。在美国出版的《体质人类学历史百科全书》中,吴汝康是作为专门条目被列入唯一的“中国体质人类学家”。

 

吴汝康还重视科普工作,除经常为报刊撰写科普文章外,还出版了《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第一、二版)、《人类的诞生与进化》,并与同事编写出版了《人类发展史》等科普著作。

 

吴汝康荣誉加身,获奖频繁。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获香港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此外,他还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第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科普作品奖。

 

吴汝康是我国最重要的中国古人类学家。他从人类体质入手研究人类的进化过程,增加了人对自身的认识。他的著作为我国古人类学文献宝库奠定了基础,他的人才培养工作为我国体质人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国际学术界的活动增进了外国同行对我国的了解,他的活跃的科普工作为辩证唯物主义以及人类起源和进化知识的普及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际小行星的命名是永久性的荣誉

 

茫茫宇宙,繁星灿烂,小行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比大行星小的天体,大多集中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绕日运行。按照国际规定,漫天的恒星只能用星座及其数码表示,只有太阳系中小行星才能由发现者提出命名。早年发现的小行星大多以希腊神话中神仙的名字命名,后来随着小行星发现数目增多,许多国家、城市和知名人士的名字成为小行星的星名。为了统一规范,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专门组成了由国际著名科学家组成的小行星命名委员会,负责接受和审议全球新小行星的命名工作。小行星发现者提出的命名申报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在《国际小行星通报》(Minor Planet Circulars)上正式发布,并通知世界各国天文台此星名成为该小行星的永久星名,并列入每年出版的《国际小行星星历表》上,永载天文史册。小行星的命名具有国际性和永久性,是一项崇高的国际荣誉,命名一旦获国际批准,将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小行星上保存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讯息,对探索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有重要意义。小行星的发现和研究不仅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宇宙和太阳系天体结构的认识、推进了天体力学的发展,而且对促进人造卫星上天、人类迈入宇宙航行时代起了基础和开拓的作用。60年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一批具有命名权的新小行星,1978年以来才开始陆续使用省、市、地方或科学家等人士的名字命名小行星。以知名人士命名小行星,旨在彰显被命名人士在科学、教育、文化、慈善等某个领域所做的贡献,表达社会对他们的敬重。为了进一步弘扬和彰显何梁何利基金获奖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崇高思想和杰出贡献,2014年6月,何梁何利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达成了双边合作意向协议,根据评选委员会的提名建议,紫金山天文台同意将该台发现的新小行星为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科学家命名。

 

以吴汝康的百思特网名字来命名永恒的行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其学术成就的褒奖及其科学精神的永恒,也是对从事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研究工作者极大的精神鼓舞。

 

 

小行星命名有哪些要求?

 

朱进介绍,目前,对小行星的命名要求是非常开放的,但依旧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首先,发现者提出的命名不能太长,不能超过16个英文字符。第二,提出的命名最好是一个单词。不一定是英文的,但应该在某种语言里能发音。第三,命名不能带有攻击性,不能让某一部分人觉得不舒服。第四,不能和已有的小行星名字,或已有的卫星名字太接近。

 

此外,涉及政治和军事的事件或者人物,必须在事件过去100年后或者人物去世100年后,才能用于小行星的命名。不能涉及明显的商业性。对于不同类型的特殊小行星,还有各种专门的命名要求。

 

有多少小行星被命名了?

 

朱进介绍,早期,对每个发现者一次提名多少个小行星并没有限制。然而,随着望远镜巡天技术的不断发展,每个月都有大量小行星被发现,全部经由审议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有人觉得,并不是每颗小行星都需要被命名。

 

因此,近年来,对于小行星命名有了一个新的规则:对每一个发现者或每一个发现小组来说, 每两个月只能提出两颗小行星的命名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发现了大量小行星的大型巡天项目所发现的绝大多数小行星都不可能在10年的有效期内得到发现项目组给出的命名。

 

截至2020年6月15日,小行星永久编号已经按顺序排到了546077号,其中已经被命名的小行星是22129颗,“也就是说, 只有4%的满足命名条件的小行星被命名了。”

 

 

延伸阅读:有哪些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命名

 

在这些小行星的名字中,中国古代和现代科学家的名字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科学家命名的小行星包括张衡、祖冲之、郭守敬、沈括等。

 

其中,“张衡星”是第一颗以中国人名命名的小行星。1977年紫金山天文台报国际小行星中心批准,将该台1964年10月9日发现的编号为180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1990年,为表彰旅美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的杰出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编百思特网号为2752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此后,一批小行星陆续以当代杰出科学家命名,如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周光召,计算机专家王选,天文学家张钰哲等。

 

1997年1月9日发现编号为18550的小行星,这一天正是茅以升先生的诞辰日。为了纪念茅以升为我国桥梁工程建设和科技、教育、科普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国家天文台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请,将其永久命名为“茅以升星”。

 

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观测中心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681的小行星,被命名为“陈景润星”,同月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夜空中群星闪耀,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表彰“两弹一星”的卓越功臣对我国科技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目前已有11位获得了国际小行星的命名,他们分别是周光召、彭桓武、陈芳允、钱学森、杨嘉墀、王淦昌、钱三强、朱光亚、赵九章、王大珩、孙家栋。

 

永恒星辉在宇宙中与光同尘

 

除此之外,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也占据了很大比例。2016年1月6日,我国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和近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获得小行星命名,从此这五位中国科学家名字被永久写入了浩渺的星空。

 

自1999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迄今已评选出27位获奖者,其中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谷超豪、吴征镒、王忠诚、孙家栋、师昌绪和王振义等21人已获得过小行星命名,今后还将分批以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名字命名小行星。

 

2017年5月7日7时21分,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首百思特网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文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享年98岁。巨星陨落,人们只能在悲痛中仰望吴文俊留下的永恒星辉。好在在浩瀚宇宙中,还有一颗被命名为“吴文俊星”的小行星与光同尘,永远指引着我们不断探索,砥砺前行。

 

微信搜索:购易购,关注购易购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最新消息!

 

本文地址:https://www.best73.com/zdmzt/33293.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热门资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