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及时抢!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资讯>

气象专家:暴雨精准预报仍是世界难题

气象专家:暴雨精准预报仍是世界难题

时间:2023-08-05 04:05:4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bianji123

8月11日,北京人手机朋友圈发布一条“本市12日早晨至夜间有大雨,建议在家办公”的消息。

据气象部门预报,12日,京津冀地区将出现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这将是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

12日,整个北京都看云追雨。 中午,北京部分地区的暴雨来得较晚,但与最初想象的情况相差甚远。 有专家表示,中午的降雨不是主力。 傍晚时分,北京的雨如期而至。 截至发稿,全市平均降雨量已达中度,局地大雨或暴雨。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赵伟表示,预计12日北京主要降水时间较晚,主要在19:00以后。

准确预测是世界级难题

北京市气象局专家表示,由于大气系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以目前的预报能力,往往只能提前预测局部强天气的可能范围,而不可能提前预测它的确切发生。 地点。 天气预报中的“本地”并不是具体的地点,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预报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

中央气象台强对流天气预报中心副主任兰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强对流天气预报的产生是基于其形成的物理机制。 这些机制非常复杂,需要根据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和判断。 。

“强对流天气具有突发性、局域性的特点,对流系统往往发展剧烈,容易在短时间内引发极端灾害天气。” 兰宇指出,强对流系统在触发和演化过程中会受到背景的影响。 天气系统的多方面影响、区域环境条件的配置及其变化与当地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强对流天气的细粒度预报仍然是全世界气象专家正在努力的领域,而灾害性强对流天气的准确预报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兰宇说。

科技要素支撑预警准确率达89%

中央气象台科研级高级工程师付娇兰告诉《中国科学报》:“目前基本可以提前3天左右对强降雨区域和强度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报,而我国24小时暴雨预警准确率可达89%。”

兰宇介绍,天地一体化的现代观测网络、高分辨率数值模式预报及其解释技术、预报员的一线经验是强对流天气预报的主要技术手段。 强对流天气强度和时间的具体精细化预报有赖于上述支柱的共同应用。

“其中,影响预报需要综合考虑特殊地形、地质环境以及城市经济和人口分布等诸多因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客观技术与预报人员主观经验的有百思特网机结合。” 兰羽解释道。

兰宇表示,强对流天气预报具有鲜明的科技成分。 一是空地一体化的现代化观测手段,如密集的地面自动站网、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网、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资料的应用等。 二是在强大计算资源(超级计算机)的支持下,实现千米级高分辨率数值模式预报及其解释。 此外,还有基于对强对流天气机理的认识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的客观分析预报技术。

_气象局发布暴雨_气象暴雨预警

付娇兰介绍,我国自主研发的-3km中尺度模式为强降雨预报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中央气象台研发的精细化智能网格降水预百思特网报精确空间分辨率可达5公里,时间间隔为每小时。

大雨并不罕见,但今年更不寻常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表示,北方大范围强降雨正值盛夏时节,最大特点是南海夏季风能达到最强百思特网北上力量。 “这意味着南方低层暖湿空气的影响范围可以到达最北端,强度也可以达到最大,这是这次降雨的基本物质条件。”

此外,受蒙古气旋和高空冷涡影响,北方冷空气也较为活跃。 活跃的冷空气南下,与偏北季风相遇,引发降雨过程。 此外,从11日、12日开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出现显着的西移和北移过程。 “三者相辅相成,即副热带高压西移北移、低空南海夏季风北上、北方冷空气南下,共同造成北方大范围降水”。 张涛说道。

预计15日至17日,北部地区将再次出现降水过程。 张涛表示,目前还很难判断15日至17日的降水过程强度是否与本次相当。

张涛表示,今年的降雨表现比较极端。 与常年平均情况相比,异常,主要集中在梅雨季节的长江流域。 此后,北方降水过程可能会出现更加极端的情况。

本文地址:https://www.best73.com/zdmzt/280903.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热门资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