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及时抢!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资讯>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

时间:2021-04-16 01:18:36 来源:百思特网 作者:best456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出自哪里

关于《大学》著作的作者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据断代史学家班固在“《记》百三十一篇”下自注云“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他认为《礼记》各篇的成书年代主要分布在战国初期至西汉初期这段时间。清代人崔述认为百思特网:“凡文之体,因乎其时……《大学》之文繁而尽,又多排语,计其时当在战国。”(《洙泗考信录全录》)综合而论,《大学》的成书时代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系出于曾氏之儒一派的纯儒家作品”。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出自哪里

《大学》它着重讲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对过《大学》书籍的人,应该清楚其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大学之道”至“此谓知之至也”)讲的是大学之道。

第二部分(“所谓诚其意者”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讲的是诚意慎独。

第三部分(“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至“以义为利也”)讲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出自哪里

《大学》它是关于人生的学问。它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提出了著名的人生“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就是要弘扬光明正大的德行。这是为人之根本;所谓“亲民”,应理解为“新民”,使人不断更新,不断进步,弃旧图新。每个人都应当不断地塑造新我、新人,乃至“作新民”;“止于至‘善”就是要达至最完善的境界。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说,至善的境界也就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此外,《大学》还提出了人生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在我看来,这既是对理想人生的集中概括,也指明了人生八个逐级递进的目标和理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出自哪里

《大学》是关于修身的学问。《大学》不仅阐释了人生的理想,而且更进一步指出了何以达成这个理想的根本办法——“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根本,是基础,是支撑。一个人没有修身作保障,一切理想、目标都无法实现。它明确指出,“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作为根本的“修身”没有做好,其他就必然不会好。这一教导对所有人都是有用的,尤其是对于成长中的青年学者来说,更不是必不可少的忠告与劝诫。对于如何修身,《大学》在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论述。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出自哪里

《大学》是关于治国的学问。在《大学》的视野中,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治国平天下。”对何以做到“治国平天下”,《大学》提出了“絜矩之道”,即要处理好治国者与民众之间在行为上的互动关系:“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大学》也指出了治国者自己的行为标准:“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 《大学》还告诫治国者必须尊崇民众的意愿与赢得民众的支持:“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大学》还进一步指出了与民争利的恶果:“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以上等这些治国理念,目前还闪耀着它的光辉,同样《大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是深远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出自哪里

《大学》是关于法律的学问。它倡导尊重规则,一再强调“絜矩之道。”絜,是度量;矩,是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皆可引申为法度、规则。“絜矩之道”就是强调要讲规则,要讲礼仪、道德、法律。《大学》特别要求治国者必须尊重“絜矩之道。” 对于诉讼,《大学》引百思特网证孔子的话说,“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为诉讼而诉讼,始终是狭隘的,而通过诉讼来化解矛盾,使社会归于和谐乃至“天下平”,是最美好的法律理想。法律人最伟大而崇高的行动就是“平天下”,而以“平天下”的行动达成“天下平”的伟大理想则应是法律人的最高期求。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出自哪里

在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元代起将近600年之久的期间,朱熹编注的《四书集注》成为各级学校的必读书目,甚至被列为士子们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用书。《大学》成为读书人的应试宝百思特网典,其中的章句成为试题的来源。那时,凡不读《大学》者,恐怕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出自哪里

这段话正好应正了,《大学》作为“四书之首”的地位。可想而知,《大学》作为儒家重要思想为封建王朝的巩固提供了坚实保障。

今天的介绍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鼓励


本文地址:https://www.best73.com/zdmzt/90214.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热门资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