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及时抢!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资讯>

小学生心理(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识)

小学生心理(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识)

时间:2021-08-03 14:52:59 来源:百思特网 作者:bianji123

小学生心理(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识)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识


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卫生,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上述两个方面即构成了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


三、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

身心健康是统一体,两者互相影响,而心理健康又是主导方面。对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人的心与身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因而在研究健康和健康教育时,就要充分注意心与身两个方面,不能只注意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因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交互影响着的。生理功能的异常变化会引起心理功能降低或紊乱。反之亦然,心境不良也会导致生理病变。相反,任何过分的心理反应或异常的心态变化,也有可能导致生理病变,即心因性疾病。因而在任何形式的健康教育中,既要重视生理健康教育,更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不可偏废。总之,健康的本质就在于和谐。


四、心理健康的标准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正常或不正常以什么为标准?或者说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正常或不正常呢?这是任何一位从事心理卫生、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都无法回避、必须明确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相当复杂和十分困难的问题。

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1)乐于学习、工作;(2)情绪乐观、稳定;(3)人际关系和谐、融洽;(4)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5)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6)智力正常;(7)人格完整;(8)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规定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因而认真理解和掌握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内容,具有纲领性的意义。


1、心理健康的经验性标准

经验性标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个体依据已有的知识和主观体验对自己的心理是否正常作出判断。比如,个体基于对现有知识的理解,对自己的智能活动、情感活动或人格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而感到不舒适、不适应,感到烦恼而又难以自我调节,因而意识到或认为自己的心理不正常,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二是指观察者依据自己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或临床经验对被观察者的心理是否正常所作出的判断。


2、心理健康的医学标准

医学标准是将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与躯体疾病同样看待,是指以生理病理性变化为根据的心理诊断标准。医学标准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之所以出现异常,其大脑、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或其他系统必定存在着生理病理性变化的过程,即使目前未能发现任何生理病理性变化,也不等于这种变化过程不存在。随着现代科学和诊查技术的发展,必定能在更加精细的分子水平上发现这种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程度。医学标准认为,人体这种生理病理性变化的存在,才是判断心理正常或异常的可靠标准,因而医学标准十分重视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检查及心理上的测定。一般来说,医学标准对于大脑及其他躯体病变导致的伴发性心理障碍及癫痫、药物中毒性精神障碍的诊查十分有效,而对神经症和人格障碍则无能为力。因为导致心理异常的因素通常都不是单一的,往往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文化的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单凭医学标准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判断标准相互印证。


3、心理健康的社会适应性标准

社会适应性标准有两层含义。一是以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否严重违背一定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标准。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与一定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相比较,显得过于离奇,不相适应,不为常人所理解、所接受,对其本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那么这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就被认为是异常的,不健康的。二是以某个人一贯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为依据。

社会适应性标准是与社会常模即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及个体心理的常态相比较而言的。就是说判断某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是正常或异常主要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常模,是否符合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常态,而不以有无病理性变化为依据,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社会的局限性和差异性。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应当充分考虑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及其影响。(2)必须注意分析其心理和行为的性质及对社会的影响。(3)要注意细心观察。如果一个人的心态和行为突然一反常态,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判断其正常或异常并不困难,然而如果这种变化是缓慢的、不明显的、渐进性的,要作出确切的判断就是相当困难的,必须注意细心地观察。


4、心理健康的统计学标准

统计学标准是指依据心理特征偏离统计常模(即平均值)的程度作为判断心理正常或异常的标准。统计学标准来源于心理测量的统计结果。事实表明,在普通人群中,对某些方面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统计结果,往往呈现正态分布,即居于中间状态者为大多数,视为心理的正常范围,而偏离中间状态居于两端者为少数,视为心理异常的范围。必须明确,依据统计学标准认定的所谓正常或异常也是相对的,在心理疾病的诊断中仅有参考意义。因为一个人的心理由正常到异常,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某些心理症状,如抑郁、焦虑、恐惧、注意分散或人格结构上的某些弱点或缺陷在居中的大多数正常人身上也可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未必就是病态,只有偏离均值达到一定程度,超过一个半或两个标准差以上才是不正常的,并且偏离程度越大越不正常。尽管如此,也未必都有病理性变化,因而不可轻易作出心理疾病的诊断,一般可表述为某项或某几项症状偏高或略显偏高。


5、马斯洛等人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认为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十条标准,即:

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

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启己的情绪;

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6、王效道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1)适应能力。“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尽管人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在实践中能动地改造环境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但毕竟不能脱离自己的生存环境,因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判断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人的一生中所面对的生存环境,包括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及个体心理的内部环境等都是动态变化着的,有时这种变化是相当急剧的,如果不能适应就有可能出现各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如焦虑不安、血压升高、心悸、睡眠障碍等。


(2)耐受力,即对精神刺激或心理压力的承受力或抗御能力的统称。个体间心理上的耐受力是各不相同的,心理健康水平高者耐受力强,对于来自环境变化和意外事故等各方面的精神刺激和心理压力,都能以适当的方式有效地应对,从而保持正常心态。相反,心理健康水平低者相对来说其耐受力较弱,而对强烈的或频繁出现的精神刺激和心理压力特别是持续性的精神折磨难以承受,从而出现异常,导致人格改变,甚至发生心身疾病。


(3)控制力,指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能够积极自觉、恰如其分地进行有效的调节控制,因而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变化能够应付自如,能够有分寸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态度和情感,支配自己的行动,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而心理健康水平差,大脑皮层功能低下者,其自控能力就会降低,表现为情绪失控、易烦恼、易激动等。


(4)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可以从不同方面来量度,一般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临床则多以意识的清晰度为指标,分为朦胧、梦幻、嗜睡、昏睡、昏迷等层次。注意力经常性地不能集中往往是某种严重精神疾病的先兆。如果一个人长时期地不能专注于某项工作,不能费心地思考问题,经常分心,就要引起重视。注意力不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注意力不能集中对观察、记忆和操作等智能活动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相互间成正比关系。相反,注意的稳定性过分增强,如强迫观念、强迫回忆等注意固定状态即为心理障碍,亦属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5)社会交往能力。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心理活动产生、维持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正常的社会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一个人长期与世隔绝,社会交往被剥夺,就会出现心理障碍,甚至有可能导致精神崩溃。正常的社会交往应当是适度的,过分冷漠、不加选择的广泛交往、过分热情均属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6)康复力,指蒙受精神打击和刺激后心理创伤的复原能力。康复能力是心理健康与否的又一重要的判断标准。在人的一生中难免遭受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打击和委屈,由于个体间认识和评价水平不同,阅历不同,知识经验不同,人格特点及其他条件不同,其心理创伤的程度、康复的时间和程度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能够很快康复,没有任何消极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低者则康复缓慢,有的甚至完全不能康复,心灵上的伤痕永难平复,因而对其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7)愉快胜于痛苦的道德感。道德是人类百思特网社会化的产物,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总称。道德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高级的社会情感。道德愉快是指个体在利他活动中自我体验到的愉快心情,是道德感的表现形态之一。尽管利他行为往往意味着精力、体力或物质上的牺牲和付出,但行为者本人却能作出自我肯定的评价,体验到满足、愉快和喜悦。道德愉快是个体与社会矛盾统一的结果,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的结果,而道德痛苦则是个体与社会矛盾即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矛盾对抗、不可调和的结果。道德痛苦往往比其他任何心灵上的痛苦都深刻、都剧烈。当一个人陷入自责自罪的痛苦之中,他就体验不到任何真正的快乐,它可以破坏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格,可以使人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甚至轻生。道德愉快具有减轻和消除心理痛苦的作用,它是信心、勇敢、乐观进取、坚忍不拔等许多优良心理品质形成的坚实基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总能超越道德痛苦而使道德愉快常居主导地位。道德愉快能够拯救道德痛苦的心灵而保持健康的心态。


7、林崇德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 林崇德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作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在每个方面的具体标准,很难包揽无遗地逐条列出,但是,大体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加以概括:一是敬业,二是乐群,三是自我修养。


1.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

学习是中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心理健康的学生是能够进行正常学习的,在学习中获得智力与能力,并将习得的智力与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由于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智力与能力的作用,就会产生成就感;由于成就感不断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乐学感,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具体地说,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表现在六个方面。

(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心理健康的学生,时时处处表现出自己是学习活动韵主人和积极的探索者。

(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心理健康的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并从中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充分相信自己具有学习的能力。

(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合理使用体脑,顺应大脑兴奋和抑制的活动规律,注重一定的运动调节,能借助体脑获得智力与能力的更好发展。

(4)从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每个人都有幻想,心理健康的学生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幻想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且在时间上比较短暂,不会妨碍其学习和人际交往。

(5)从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健康的学生能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进行合理的调节。

(6)从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健康的学生会制定学习计划,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经常复习、预习功课,长期坚持努力学习,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

人总要与他人交往并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方面。学生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心理健康水平。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表现在五个方面。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心理健康的学生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既重视对方的要求,又能适当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保证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2)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心理健康的学生不会以表面印象来评价他人,不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而是客观公正地了解和评价他人。

(3)关心他人的需要。心理健康的学生知道只有尊重和关心别人,才能得到回报。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在相互信任、尊重和关心中才能获得发展。这就是“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的道理。

(4)诚心地赞美和善意地批评。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是虚伪地恭维别人,而是诚心诚意地称赞别人的优点。对于对方的缺点也不迁就,而是以合理的方式加以批评,并帮助其改正。

(5)积极地沟通。心理健康的学生对沟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沟通中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们沟通的方式是直接的,而不是含糊其词,在积极的沟通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真诚的友谊意味着健康。

(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心理健康的学生能与人和谐相处,亲密合作,但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人格,即在保持个性和差异的前提下亲密合作。


3.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己,并悦纳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需要。他们既不自卑,也不盲目自信;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看到自己的长处,更能容纳自己的不足,并寻求方法加以改进。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心理健康的学生必须学会正确地评价自我,不为他人的议论所左右,能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从而逐渐成为自信、自尊、自爱、自重的心理健康的人。

(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经常反躬自问:“我在某方面的情况与别人相比怎么样?”他们除同周围的人相比较之外,还常与理想的自我相比。心理健康的学生把别人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能虚心地;批判地接受别人的评价,从中认识自我。

(3)及时正确地归因。及时而正确地归因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因为学业成绩或工作成果通常反映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或努力的程度。但如何归因呢?是归因于运气、教师教得怎样、有否提供条件等客观原因,还是归因于主观的能力与努力的程度?心理健康的学生,主要归因于主观。

(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断扩展自己的生活范围,从中不断地充实自我,超越自我,悦纳新的自我。

(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心理健康的学生,善于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目标的难易程度,把抱负水平定在既有一定的实现把握,又有可能冒失败风险的层次,以此激发自己努力进取。

(6)具有自制力。心理健康的学生善于为既定的目标而克服困难,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善于抑制自己的其他不良行为和冲动,遇到挫折不忧郁、不悲愤,镇定对待,分析根源,保持乐观态度。


五、素质、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说到底是个体对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和行为规范内化和升华的结果,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的标志。良好的、个性化的素质结构是内在的、和谐的,因而是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来培养的。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百思特网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


六、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身体心理素质既是中小学生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载体,其中心理素质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所谓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心理结构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水平、特点及其功能的良好程度。任何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劳动技能教育等,都必须过个体心理结构的筛选、认同和内化,才能成为其心理结构的内容并促进其心理发展。

由此可见,个体心理结构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也是素质教育的归宿。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总体结构中的奠基性工程。可以说,没有健康的心理,一切形式的素质教育都是无从谈起的。


七、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八、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服从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即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数以亿万计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要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2)要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亦即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3)要增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九、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为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之目的,2002年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做了明确规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1、满足合理需要

小学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交往和爱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这些需要的合理满足是小学生形成和保持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影响其正常的发育和成长,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自觉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既要注意面向全体小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满足其共同的需要,又要注意个体间需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引导,使之对自己某一方面的需要及满足的正常途径能有正确的认识。否则,小学生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满足需要的冲动驱使下,接受不健康或不正当诱因的影响,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求得满足,从而导致错误行为,教育者对此必须充分注意。

2、提供指导

指导包括集体辅导和个别指导。集体辅导要有预见性和超前性,是指针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辅导,使之对自己成长发育中必定或可能面临的问题有所认识,有所准备,能以积极自觉的心态有效地面对。

3、及时调治

从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以及班主任和辅导员要根据有关方面的知识,善于识别,及时发现,并能随时与有关家长取得联系,提供建议,及时送医疗性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及时有效地给予调节和治疗。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定型,各种心理问题即使比较严重,只要及时发现,善于识别,及时送医疗性心理咨询、治疗机构,接受专业人员的帮助和调治,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都能有效地加以排除,得到根治,愈后效果良好。


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2)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3)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心理健康教育要讲求实效,要把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关键的问题在于创设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包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相应的咨询辅导机构,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等,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使之在学校和家庭都能感到具有安全感,都能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样才能减少和尽可能地消除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促进和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十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为使心理健康教育能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效果,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据此,可细化为以下具体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小学生,以全体小学生为服务对象,全面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减少心理和行为问题发生的几率,增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

2、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直接、集中地体现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特征。学生主体性原则的基本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全体学生为出发点,以增进其心理健康为目的,一切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设计、组织和安排的;二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何内容和形式,唯有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所认可、所接纳、所内化,亦即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形成其智慧和潜力,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离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任何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毫无意义的。

3、参与性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和教师双方的充分参与为条件的。参与是学生个体表现自我和社会交往的需要,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需要。唯有通过参与才能使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任何健康心理都只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所以重在参与,参与的几率和程度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大小。

4、民主性原则

教师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小学生的权利、意见和人格尊严。一切居高临下的说教、一切形式的讽刺挖苦和嘲弄学生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都不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5、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也叫个性化原则。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包括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同一年龄段的小学生群体,其心理发展具有大体相同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而不同年龄段或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群体则无论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小学生群体心理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上的这种差异性,要求我们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有针对性,必须符合不同年龄段或不同年级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否则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6、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是由小学生群体和个体心理的差异性、心理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复杂性决定的。为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育的内容应当是具体的、丰富多彩的,富有启发性、感染性的,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应当是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为小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以求最大限度照顾到其心理发展的差异性,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个体的心理需要,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7、预防、发展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面向全体学生,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发展,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因而必须坚持预防、发展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重在预防和发展。只有坚持预防和促进发展,才能大面积、有效地帮助小学生在其自身的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达到心理功能的最佳状态,心理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人格得到健全和谐的发展,形成对学习、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同时对少数小学生面对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的困扰和成长中出现的心理危机及时有效地给予帮助和调节,对于极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小学生给予积极有效的咨询指导和适当的矫治,对出现心理障碍或患有心理疾病的小学生要及时与家长联系,提供建议,介绍到医疗性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给予治疗,以保障其心理健康。


十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讲授法,即通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和学科渗透等形式,以小学生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认识指导法,旨在提高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和水平,如指导阅读、举办故事会、参观访问、课堂讨论、自我表述和自我评价等;

(3)活动体验法,即通过亲身参与,加深体验,以丰富和发展小学生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如做游戏、示范表演、实地观察、写作文、谈感想、绘画、演讲等;

(4)行为改变法百思特网,即在引导小学生在认识上分清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基础上,鼓励良好行为,改变不良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行为训练、行为塑造、榜样示范和游戏性的奖励和惩罚,以达到良好行为养成和强化之目的;

(5)自我调控法,即通过引导小学生自我教育来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利于增进心理健康,如鼓励和要求小学生写日记、周记和小结,适当组织展览,谈收获、体会、感受等。

穿秋裤?做靓崽?这是一节有趣的心理团辅主题班会演练


本文地址:https://www.best73.com/zdmzt/160290.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热门资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