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及时抢!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四色定理(轰动全球的四色问题)

四色定理(轰动全球的四色问题)

时间:2021-04-19 00:53:43 来源:百思特网 作者:best123

四色定理(轰动全球的四色问题)

1、“四色猜想”的由来

1852年,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弗南西斯葛斯里,在对英国地图着色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对无论多么复杂的地图,只消用四种色调就足以将相邻区域分开。弗南西斯感到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其中说不定隐藏着某种深刻的科学道理哩。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胞兄弗德雷克葛斯里,请他解决。后者是著名数学家德摩根教授的学生。他对弟弟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并敏锐地感到,这个地图着色问题很可能是个数学问题,于是准备给出数学证明。尽管他绞尽脑汁,却百思不得其解。当年10月23日,弗德雷克第一次用数学的形式作为“四色定理”请求德摩根给以证明。摩根教授对自己的学生所提出的定理有着浓厚的兴趣,当即写信将这事告诉了他在三一学院时的学友、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哈密尔顿爵士: “我的一个学生今天要我为他提供一个充分的理由,来说明一件我自己还无法判明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事实。他说,如果画一张图,图上任意分成许多部分,凡是有共同边界线的两部分要涂上不同的颜色。那么,大概需要四种颜色,而不需要更多的颜色就可以了。请问:难道不能够构造出一个需要五种或者更多种颜色的图么?

轰动全球的四色问题

图1

摩根教授期望这位智慧超人的超复数的缔造者能够给出答案。哈密尔顿爵士根本没有想到,一个学生提出的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居然会如此百思特网意想不到的困难。他经过长达13年的冥思苦索,直到1865年逝世为止,对此染色定理,始终一筹莫展,毫无结果。

哈氏死后13年,1878年6月13日,一位当时很有名望的数学家凯莱,在数学年会上宣读他曾在伦敦数学会会刊上发表过的一篇文章时,将上述问题归纳为“四色猜想”。并在 1879年英国皇家地理会创办的第一期会刊上,再次提及这个“猜想”,征求对这一“猜想”的正确解答。

川凯莱的文章和讲话,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吸引了一大批很有才华的有志之士去探索这一难题的奥秘。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群有志之士中,有的人并不是以数学为专业的,而仅仅是对“四色猜想”着了迷而改攻数学的。这便是轰动全球的“四色猜想”的由来。

轰动全球的四色问题

图2

2、发扬风尚的游戏

自凯莱归纳出“四色猜想”后,恰好一年光景,律师出身而改钻数学的数学家肯普写百思特网成一篇论文,给出了第一个证明。证明发表以后、人们普遍认为“四色难题” 已成为历史,“猜想”已变为现实。不料11年后,到了1890年,有位年仅20岁的后起之秀希伍德,指出肯普的证明是错误的。这样一来, “四色猜想”依旧悬而未决。希伍德在指出肯普律师的错误时,也肯定了他的成绩,并且还采用肯普在论文中提供的方法成功地证明了“五色定理”。

经过这次波折,研究“四色猜想”的情绪更加振奋起来。热衷这一难题的有志者比比皆是。为了让人们凭直觉在客观上证实这个猜想必然成立,数学家斯蒂芬还设计出一种风行一时的“染色游戏”。游戏由两人(或多人)参加,第一人任画一闭合区域,由对手着色;着完色后,后者再画一闭合区域让对手(或是第三者)染色,如此循环进行。游戏规定,不论谁,若着色完毕并画出闭合区域后,迫使后继者非染第五种色调不可时,便判谁为负。这个规定很有意思,整个游戏中,每次染色都得为后继者着想,不能迫使他用第五种色。如图3,当E区画定时,D区只能染黄色。否则,由于E区与前四区相邻,后继者非染第五种颜色不可。这充分表明,要想迫使对方非染第五种颜色,那真是易如反掌。 可是,游戏规定,谁这样作谁便为负。所以,必须时刻发扬风格,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轰动全球的四色问题

图3

那么,是否只要切实地注意发扬风格,就确实能立于不败之地呢?据说,自倡导染色游戏以来,没有谁真正负过一次。这在客观上便生动表明:不管闭合区域多么复杂、多么怪,只用四色涂染,相邻区域肯定能分开。换句话说,“四色猜想”的必然成立是毫无疑义的。

但是,游戏毕竟是游戏,它只能说明四色猜想成立与否的趋向性,怎么也不能用游戏去代替科学证明。那么,在理论上得如何下手去证明呢?长时期来,成千上万的数学工作者和爱好者深为这一难题所困扰。

3、耐人寻味的插曲

在“四色猜想”的进军途中,有着不少耐人寻味的插曲。有位才思过人、谦虚持重、声望崇高的名数学家,一度担任过爱因斯坦数学导师的闵可夫斯基教授,也因轻视这一问题的难度而闹出过一则小笑话。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他正给苏黎士大学的研究生们上课,一时兴起,谈起“四色问题”来。他满不在乎地说: “四色猜想之所以一直没有获得解决,究其缘由是因为当今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们,还没来得及研究它。其实,要解决这一猜想,并不见得会有多难。”说着便拿起粉笔,即兴推演,潜以为能一挥而就,当场解决这一难题。他一口气写了几黑板,没料到越写情况越复杂,越讲头绪越繁多,讲着讲着,不由自主地“挂”起黑板来了。虽然如此,教授毫不灰心,他坚信自己确有能力揭开奥秘,决不草率收兵。第二天、第三天……一连几天都接着讲,接着算,接着写。同样,每一次都“挂”黑板,而且一次比一次更狼狈。闵可夫斯基对证明这一猜想所需的工作量远远估计不足,结果, “马克松”式的一连“挂”了几个星期黑板,搞得他焦头烂额,不得不中途告吹。几里期后的一天上午,他疲惫不堪地走进教室。这时,正值雷电交加,大雨倾盆,闵可夫斯基十分愧疚地说百思特网: “唉!看来,上帝在责怪我狂妄自大!四色猜想真难呀,我简直拿它毫无办法!”

轰动全球的四色问题

图4

从闵可夫斯基为“四色猜想”空前受挫之后,“四色问题”与“费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齐名,即使人津津有味,又令人望而生畏。

4、“四色定理”的例证

对“四色定理”,要给出一般证明的确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对若干特殊情形,我们不难给出完满的证明。为了给读者提供资料,现在就正十二面体可用四色涂染作为例证 以窥一斑。

为了画图方便和直观起见,将正十二面体经过“开孔”,“展开”,“摊平”,画成平面网络(图5)。

并且约定:1号面为“前面”,12号面为“背面”,2至6号面称为“第一环面”,7至11号面称为“第二环面”。另外,若通过正十二面体的一个旋转,可以将两种涂色方法的同色面完全重合时,则将这两种涂色方案看成是相同的。有了这些规定之后,我们就可以证明下述定理:用四色涂染正十二面体,有且仅有四种不同的染色方案。

轰动全球的四色问题

图5

可分三个步骤进行推证:

第一步,对正十二面体着色,不管任何方案,四种颜色中每种都恰好使用三次(请读者想想这是为什么?)。

第二步,显然,1号面与12号面决不能同色。并且,1号面色调必与第二环面中使用两次的色彩相合;12号面必与第一环面涂染两次者同色。这显然表明,当第一环面与背面的色彩染定时,就只能按照唯一的一种染色方法给其余各面涂上颜色。

第三步,从图6可知,用四种颜色对正十二面体着色,一共只有十二种方案。图中每一行所列的四种方案是互不相同的,而每列所示的三个方案皆可通过旋转而重合。因此证明,只有四种不同的染色方案。

轰动全球的四色问题

图6

5、科学史的殷切嘱望

上例说明,一张地图中,国家的个数不超过12时,四色定理确实是成立的。这一成功,激发人们不懈地去提高图中国家数目的上限:1922年,有人证明了,一张图中国家的个数不超过25时,四色定理成立;1938年,有人把国家数目提高到32; 1940年,国家数目提高到35; 1969年,上限推到39。这就是说,1922年到1969年将近半个世纪,使“四色定理”得以成立的国家数仅仅提高了14个。这样,要想否定“四色猜想”,至少得设计一张包括40个相邻的闭合区域才有可能。

轰动全球的四色问题

图7

与此同时,还有人从另一方面开辟道路,提出一系列与四色猜想“等价”的猜想。只要这些“等价”猜想中的任意一个得到证实,那么,四色猜想即告解决。1972年,有人在一篇论文中,对这类“等价”猜想,一口气列出13个之多,可是谁也没能打开缺口,闯出新路。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数学家阿沛尔教授和哈肯教授独树一帜,他们采用肯普当年创立的“不可避免性”与“构形可约性”这一基本思想,启动三台1BM360型超高速电子计算机(这是大学毕业生柯奇专为阿沛尔和哈肯装配的),运转1200个机时,进行了两百亿次逻辑判定,终于在1976年9月获得“四色定理”的证明。为了纪念阿沛尔和哈肯的功绩,伊利诺斯大学城乌尔班纳邮局,在发布“四色定理”已经获证消息的当天,便加盖了纪念邮戳"FOUR COLORS SUFFICE!"(只要四种颜色就够了)借以记录下这亘古以来 的奇迹,同时,及时将成功的喜讯传遍全球。

尽管“四色猜想”在大型超高速电子计算机的帮助下奇迹般地变成了“四色定理”,但四色问题并未因此而宣告结束。我们知道,数学证明的传统风格是简明严谨,笔墨可互施。这个启动超高速电子计算机也要费上千个机时的“马拉松证明”能不能加以简化?不用计算机械能不能给出证明?除了阿沛尔和哈肯的方法外,还存不存在其它的方法?所有这些,还摆在数学家和科学爱好者的面前!所有这些,还期待着人们去思索,去探求,去发现,去解决!所有这些,便是科学史赋予人类的殷切瞩望!


本文地址:https://www.best73.com/news/93582.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热门资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