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及时抢!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31省区市新增境外输入14例

31省区市新增境外输入14例

时间:2020-09-19 09:20:19 来源:百思特购物网 作者:肖肖

目前我国疫情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境外输入,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消息显示,9月18日0—24时31省区市新增境外输入14例,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每日新增病例都是境外输入,本土病例已经连续一段时间为零了。那么下面大家就跟随百思特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31省区市疫情最新消息哦~

 

 

31省区市新增境外输入14例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9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广东6例,上海2例,四百思特网川2例,陕西2例,辽宁1例,福建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96人,重症病例与前一日持平。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171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确诊病例272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549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9月1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71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0464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5269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2606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514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4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无转为确诊病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6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百思特网察无症状感染者374例(境外输入373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5545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4996例(出院4696例,死亡10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503例(出院478例,死亡7例)。

 

吴尊友:我国新冠疫情经历了4波,第5波可能会来

 

健康报微信公号9月18日消息,近日,云南省瑞丽市出现新冠疫情。9月15日,国务院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这是时隔6个月后再次对防控方案进行修订,相较第六版,新方案作出了哪些重要调整。秋冬季将至,疫情是否会卷土重来?围绕一系列问题,健康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

 

边境防控要知己知彼

 

健康报:近日,云南省瑞丽市出现新冠疫情,继绥芬河后,边境防控再度引发舆论关注。那么,此次疫情的成因是什么?边境城市疫情防控呈现哪些特点?常态化防控阶段,该如何加强边境防控?

 

吴尊友:我国陆路边境线绵长,相比空港,陆路边境外防输入的压力和难度更大,此次瑞丽出现的疫情就提示,边境防控依然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

 

另一方面,此次疫情也与近期周边国家新冠疫情快速上升有关。比如,8月中旬以前,缅甸新冠疫情一直处于低水平,每日新增病例数从未超过30例;而8月中旬以来,缅甸的新冠疫情出现了直线上升态势。9月16日,该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319例,累计新增确诊病例从第一波时的375例增长到目前的3821例,一个月内新增病例数超过之前4个多月总和的8倍有余,而瑞丽地处中缅边境,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内陆口岸,存在跨境婚姻,两国人员往来频繁,外防输入的压力骤增。

 

从既往经验看,核酸检测已成为应对聚集性疫情的“标配”,目前瑞丽也正在做人群大规模核酸检测,这对于确定疫情规模、尽早发现早期病例和控制疫情至关重要。事实上,从绥芬河疫情后,对于从陆路口岸入境的人员,已经形成了闭环管理,从入境后的核酸检测、转运隔离,每个环节都实现了无缝衔接,但相比之下,云南边境线近4000公里,边境防控压力巨大。

 

由于地理位置特点,边境的疫情防控也要因地制宜。比如,这些城市往往地处边陲,实验室检测能力相对薄弱,如果要求往来的边民提供3日内或7日内核酸检测报告,就需要考虑当地的实验室能力。其次,涉及到两国问题。当对方医疗资源不足,而中方尚有余力之时,可考虑为对方提供必要的支援,这既是帮助邻国,同时也有利于本国的边控。

 

在常态化防控阶段,边境城市要知己知彼,需关注周边国家的疫情形势,并据此对边控措施作出及时调整,要根据接壤国家的人口、防控能力等,对对方的疫情风险作出等级评估,根据风险评估来调整完善我国的边境防控策略。

 

目前,与我国相邻的国家中,绝大多数新冠疫情形势严峻。比如,印度从4月以来疫情一路快速上升,累计新冠病例突破510万例,9月17日又创单日报告数97894新记录,一天新增病例数就超过中国的累计数;俄罗斯单日新增病例一直维持在5000例以上;缅甸等国疫情呈现快速上升态势;韩国、尼泊尔、越南等国都存在新冠疫情反弹的情况,与之接壤的陆路边境城市就要特别加以重视,即将到来的“十一”、中秋假期,应尽量避免到这些城市。

 

 

及早发现病例是“硬道理”

 

健康报:相较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提出了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等定义及相应的防控措施,修改的这个初衷是什么?对于未来的防控中将发挥哪些作用?

 

吴尊友:密接的密接定义是,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提出密接的密接这一概念,是对武汉、绥芬河、北京、大连等地发生的疫情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后提出的,虽然密接的密接感染风险较小,但在数次疫情中发现存在此类患者。

 

虽然提出了这一概念定义,但在实际疫情处理过程中,是否需要确定所有密接的密接并对他们进行隔离管理,取决于疫情早期发现病人的时间和速度。从病毒学角度看,新冠患者感染病毒以后有一段时间在排毒,排毒高峰分别为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前两天,以及开始出现症状以后的五天,这段时间传染性比较强。另外一个衡量传播指标是二代续发率,平均100个人与新冠病人接触会感染几个人。目前,我国在疫情早期的平均二代续发率约为10%,即100个人接触了确诊患者,约有10个人感染;当然,这取决于接触距离的远近和人口的密度和氛围,随着防控措施落实,病人的发现早,隔离落实快的话,二代续发率很快降下来。

 

当确诊病例发现的及时、而且密切接触者也发现的及时和隔离的及时的情况下,密切接触者还没有机会把病毒传染给密接的密接时,就没有必要对密接的密接进行隔离;当确诊病例发现不及时、密切接触者的发现和隔离也不及时的情况下,密切接触者很有可能已经把病毒传染给密接的密接时,就一定要对密接的密接进行隔离。

 

因此,提出密接的密接概念后,在具体疫情处理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花费人力物力,对所有密接的密接进行追查和隔离管理。

 

健康素养对疫情溯源及控制至关重要

 

健康报:北京、大连、乌鲁木齐等地的疫情相继得到有效控制,溯源工作有何进展?第七版防控方案中增加了基因测序内容,这将对溯源产生哪些积极作用?未来是否还会出现此类意想不到的传播途径?

 

吴尊友:首先要明确溯源的定义。溯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病毒溯源,是指追查病毒是如何从动物感染人类引发人间流行的,像武汉最早报告新冠疫情的地方,可开展病毒溯源工作;二是疫情溯源,是指追查病毒是从哪个地方传入并引发当地疫情传播的,北京、大连、乌鲁木齐等就属于这种情况。

 

我参与了北京的疫情溯源工作,目前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病毒主要来自多个国家的多种被污染的货品及外包装,经冷链输入我国,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多次、重复污染造成局部蓄积,工作人员接触了被污染的环境表面后感染,再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给其他人。

 

这意味着,北京疫情溯源基本排除了由感染的病人将病毒带入新发地,也不支持气溶胶传播这一感染方式。因为如果是气溶胶传播,新发地市场负一层水产区的清洁工,应该是最早感染的人群(他们在清洁环境时会用水枪冲刷地面,产生气溶胶),但事实上,早期发病的主要是市场从业人员以及购物者,他们都是接触了污染物体的表面所致。

 

疫情溯源的难点在于,新冠肺炎患者80%以上是轻型和普通型,症状不明显,不易察觉,疫情溯源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即临床观察到的首发病例可能并不是实际上的“第一个”,这也是新冠疫情溯源中很难确定零号病人的原因所在。从目前情况看,解决这一问题,技术上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只能依靠民众不断提升对新冠的认知以及自身的健康素养。例如,在北京的疫情中,被媒体称作“西城大爷”的患者清晰的记忆,对及早发现疫情发挥了积极作用。

 

基因测序对疫情溯源肯定有帮助,北京就是在对病例和环境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后显示与欧洲流行毒株接近,从而明确了与境外输入有关,大连也是如此。此外,基因测序也有助于临床诊断,比如实验室核酸检测时CT数值很高时,比如39.0,存在假阳性的可能,基因测序有助明确诊断。

 

对于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新冠肺炎再出现其他传播途径的可能性很小。事实上,虽然北京的聚集性疫情是病毒通过低温冷链运输入境,出乎我们的意料,但患者仍是通过接触污染物和近距离飞沫传播感染,因此,并没有逃脱呼吸道传染病已知的传播规律。

 

我国疫情有两方面压力

 

健康报:秋冬季将至,对我国乃至全球新冠疫情趋势,您作何判断?在防控策略方面,我们该如何应对?

 

吴尊友:全球疫情形势非常严峻,自年初新冠疫情发生以后,全球疫情一直持续上升,目前病例数已接近3000万,死亡数逼近100万。全球新冠疫情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今年3月下旬,全球报告数每日报告数突破5万,5月下旬突破10万,到了7月初已突破20万,9月已有两个单日报告数突破30万。从现有的数据看,全球疫情暂时不会缓解,形势非常严峻,单日报告数或会再创新高。

 

我国新冠疫情也经历了4波疫情。第一波是武汉为源头的疫情,到3月上旬得到控制;第二波是输入病例引发的地方的局部传播,分别是4月、5月在绥芬河、舒兰等地;第三波是6月北京新发地发生聚集性疫情;第四波是7月在大连、乌鲁木齐等地发生的聚集性疫情。除第一波疫情以外,后面的几起暴发疫情,都是局部的、聚集性的、小范围的。由于发现及时,控制有力,把疫情限制在了最小范围。

 

国人关心的是,中国会不会来第五波?我估计,第五波疫情可能会来。目前,我国疫情受到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是类似与北京、大连、乌鲁木齐,突然出现暴发疫情,二是输入病例引发疫情传播扩散。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不会再现类似武汉的严重的新冠疫情。

 

从防控策略来看,应继续实施围堵策略,我国前期防控的经验和国外的疫情反弹教训都说明,围堵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成功的策略。其次,检测策略会更加广泛应用,帮助我们早期发现病例,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第三是疫苗策略,一是现有已经使用的疫苗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比如肺炎疫苗、流感疫苗,到了冬天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医疗资源不堪重负,这些疫苗可减少肺炎和流感的发生,降低新冠鉴别诊断的需求和难度。二是新冠疫苗,估计到年底三期临床实验会有结果,届时就可广泛应用了,在此之前可以采用紧急疫苗接种的方式,对一些重点人群接种,降低疫情发生的风险。

 

 

钟南山:今冬明春或继续存在新冠疫情发展

 

在9月18日上午举行的2020中关村论坛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通过视频,介绍中国新冠肺炎的防控策略。钟南山表示,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继续存在或发展。

 

他说,新冠肺炎患者在出现症状前5天及后5天传染性最强,同时重症患者的致死率很高。因此,一旦发现局部地区疫情,我们还要继续采取社区层面联防联控、社区全民核酸筛查、追踪密切接触者、隔离核酸阳性的无症状患者等措施,并且加强对患者的治疗。

 

在预防层面,钟南山认为,群体免疫应该通过大规模接种疫苗的方式来实现。如果无任何干预情况下的自然感染,全球感染人群比例将达到60%至70%,6.95%的人口将死亡。他说,大规模接种疫苗需要大约1至2年的时间,这需要全球各国大合作。

 

高福:我国已成立国家新冠病毒中心

 

9月18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中关村论坛上发表演讲时透露,目前我国已成立国家新冠病毒中心,以便更好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高福介绍,新成立的国家新冠病毒中心将负责收集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新冠疫情防控相关的培训、国际合作、协调全国活动、制定国家标准等工作。

 

9月18日下午,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会议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目前全球仍处于新冠肺炎大流行早期。”高福说,新冠肺炎与流感最大的不同是它没有季节性。根据已有证据显示,该病毒很早就适应人类,但是处于休眠状态,可能无法明确溯源。

 

回顾过去的战“疫”过程,高福介绍说,事实上,2019年年底,一些第三方公司就已经测到了不明原因肺炎基因序列。这也引发百思特网了未来我国的疾控体系要不要进行改革的讨论,比如第三方公司发行的问题要不要通过疾控系统进行上报。

 

 

中国已有11款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在9月18日上午举行的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透露,目前已有11款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4款进入3期临床试验。

 

王志刚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疫情给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新的严峻挑战。

 

王志刚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政府迅速行动,组织动员医疗、科技等各方面力量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中国科技界和科研人员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为尽快认识、应对和控制疫情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也为全球抗疫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建立了多部门协同、跨部门协作的统筹协调机制,动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精干科研力量,坚持科研攻关和临床救治有机结合,聚焦药物筛选、疫苗研发、检测技术等5个重点方向,迅速筛选评价了一批有效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形成适合不同阶段患者的治疗方法。

 

同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核酸检测、抗体检测试剂和配套设备研发,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检测需求,并行推进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减毒流感疫苗等5条技术路线研发。目前已有11款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4款进入3期临床试验。

 

王志刚表示,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始终把国际科技合作放在重要位置,本着公开、透明、负责的态度,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第一时间分离界定出病毒毒株,并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为全球科学家开展药物医疗诊断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定期与世界卫生组织及时、主动通报疫情信息,进行科学研判,搭建防控新冠肺炎科研成果共享交流平台;建立发布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共享数据平台,为100多个国家用户提供服务。

 

王志刚说,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尚未得到全面控制,随着今年秋冬季的到来,疫情还有出现反弹的可能,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中国科技界将继续坚持科研攻关和疫情防控相结合,产学研用相结合,完善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以更加务实高效的举措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世界各国科技界同行一起分享科研成果和抗疫经验。

 

“三道防线”可抵御境外输入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尊友:目前,我国防范境外输入病例建立了“三道防线”,能抵御境外输入病例。

 

海关通过测温、询问症状及报告过去14天旅行史,筛查已有症状的人员;

 

入境后的人员要隔离观察14天,这期间出现症状会被送到指定医疗机构诊疗;

 

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医务人员很快能够诊断治疗。

 

截至目前,境外输入病例基本堵在了第一、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还没有发现病人。

 

无症状感染者被严格管理不会造成传播扩散

 

吴尊友:无症状感染者是指在身体中检出新冠肺炎病毒,但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人,通常来自于流行病学调查后的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无论是否出现症状,无症状感染者都已在密切接触者的管理中。他们均来自密切接触者,都是独立隔离观察。一旦出现症状,便会转入医院治疗,不会传播扩散。

 

低风险地区在家或空旷的外部环境中不必戴口罩

 

吴尊友:低风险地区的环境中基本没有病毒,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大家在家里或在空旷的外部环境里,没必要戴口罩。去人员密集的地方要备好口罩,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要戴口罩加以保护。

 

微信搜索:购易购,关注购易购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最新资讯!

 

本文地址:https://www.best73.com/news/35598.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热门资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