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及时抢!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棍棒教育的好处和坏处

棍棒教育的好处和坏处

时间:2020-08-15 14:49:14 来源:百思特购物网 作者:贝贝

说到棍棒教育,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呢?相信很多成年人对棍棒教育都有亲身体验,甚至在对待自己孩子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的运用这套方法,那么棍棒教育到底可不可取呢?棍棒教育的好处和坏处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跟百思特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棍棒教育的利弊以及一昧的棍棒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吧!

 

百思特网  

一味地棍棒教育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该严厉的时候还是需要严厉,孩子该打的时候还是要打。但是,不是一味地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不然的话,难免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1.亲子关系十分僵硬和冷淡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人天天打压你,你会不会记恨他?在棍棒教育下的孩子,他们难免会对自己的父母有些仇视心理。父母拿孩子当学习的机器,达不到要求就惩罚他们;孩子视父母为敌人,总想着逃离危险。慢慢地,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就会变得十分僵硬和冷淡,亲子关系存在很大问题。

 

2.孩子的性格难免会易怒暴躁

 

父母如果经常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那么孩子的性格也会被父母的戾气所感染,变得易怒暴躁。要不然就是另一个极端,变得没自信,做事情只知道一味地自我否定,畏手畏脚。

 

3.孩子会产生心理问题,影响未来的家庭

 

如果孩子在小时候经常被打,他们也会变得暴力,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难免会出现心理问题,影响未来的家庭。比如说,现在有一部分家庭存在的家庭暴力问题。

 

 

棍棒教育真的毫无可取之处吗?

 

适当地对孩子进行体罚,有利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负担责任,学会承受压力。

 

"棍棒教育"是一种传统的,陈旧的教育方式,其目的与其他教育方法的目的一致,,让孩子懂礼仪,明规范,修身养性,端正思想和行为。只要正确地运用"棍棒教育",就会有大益处。

 

"棍棒教育"不等同于"家庭暴力"

 

那些极端,残暴的惩处方式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并且还违反法律。把孩子打成伤残,甚至死亡的案例是赤裸裸的家庭暴力,并不是"棍棒教育"。合理的"棍棒教育"是适度的,及时的,有技术性的,并不会给孩子造成身心损伤和童年阴影。

 

"棍棒教育"的重点在教育,而非棍棒

 

有很多的父母错把"棍棒教育"奉为金科玉律,想着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能长记性了。认为自己不会下重手,只是让孩子感到一点疼痛就行。

 

但是,家长们打了孩子一顿之后,却没有教育孩子,也没有好好与孩子沟通。合理体罚的重点在教育,让孩子懂道理才是目的。"只打不教"不能发挥"棍棒教育"的正面作用。对孩子过度体罚是不可取,但是合理的"棍棒教育"未失为一种教育策略。

 

正确的棍棒教育是怎样的?

 

“棍棒教育”并不是真的用“棍棒”去教育孩子,而要究“棍棒”之下的惩罚与规则。

 

在孩子的教育中,爱与耐心教育不可少,对于孩子要以夸奖、鼓励的方式帮助他们顺应自然去成长,勇敢去做,勇敢走出爸妈的怀抱,而“棍棒教育”则像是一条警戒线,是控制孩子不要做出出格的事,让孩子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高压线”。

 

一旦孩子做错了什么事,碰到这条“警戒线”,“棍棒教育”不是让你拎着棍子去“教育”孩子,而是应该做出相应的惩罚机制,比如抄写课文,打手心,罚坐,没收心爱的东西。

 

当然这些规则的制订要提前和孩子协商决定,在双方都认同的情况下实施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对于孩子的塑造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言传身教。对于和父母朝夕相处的孩子来说,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是被印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所以父母要为百思特网孩子的所作所为负很大责任。

 

 

合理的"棍棒教育"要注意三大原则:

 

打着"教育"的旗号,为的是发泄个人情绪的"棍棒教育"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理应受到摒弃。简单粗暴型的变相体罚也不是我们所推荐的"棍棒教育"方式。

 

符合"适度原则","沟通原则"和"隐蔽原则"的才是合理正确的"棍棒教育"。

 

1.适度原则

 

圆桌派的一期节目中,窦文涛想起小时候父亲打自己的经历,说:"但实际上他真打你,也没把你打成什么样。"打孩子是适度的,并且是有技巧的。百思特网惩罚孩子的时候,应该"雷声大雨点小",适度即可。而且"棍棒"若能起到震慑警示的作用,就不必真的大打出手。

 

国务院教育部在其发布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对过度体罚和适度惩戒进行重新界定。其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广大教育者:惩戒是有尺度的,什么程度的错误应该受到什么程度的惩戒,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2.沟通原则

 

"棍棒教育"不是指打一顿就完事,而是在惩罚完孩子之后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他错在什么地方,给父母或其他人带来了什么麻烦,或者不良行为有什么恶劣的后果等等。让孩子知道父母打他不是为发泄情绪,而是自己真的做错事,让父母很生气。还要注意的是,孩子在被打之后可能会感到悲观,变得情绪低落,或者因为自尊心而感到愤怒暴躁。这时,家长更要控制好情绪,保护冷静,认真疏导孩子。

 

3.隐蔽原则

 

"人前教子"的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合时宜,家长一定要注意惩罚孩子的场所,应该避免在大庭广众之下打骂孩子。如果孩子在公众场所犯了错,父母不要急于惩罚孩子,最好是回到家后再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孩子虽然年龄小,但还是有自尊心的,当众不留情面地打骂孩子,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心理学说:人类最负面的情感既不是悲痛,也不是愤怒,而是羞耻感。当众教子无非是想让孩子早点认错,但是孩子在众人围观中,心理第一应激反应是羞耻感。产生羞耻感的孩子会感觉心里边界被侵犯,失去安全感。童年时产生的羞耻感还会困扰孩子一生。

 

微信搜索:购易购,关注购易购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本文地址:https://www.best73.com/news/31405.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热门资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