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及时抢!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连获三年青创奖学生为西南大学院长之子

连获三年青创奖学生为西南大学院长之子

时间:2020-07-23 14:34:03 来源:百思特购物网 作者:欣欣

之前就有很多人都很羡慕什么样的学生可以连获三年青创奖,大家都在猜测这个人的家庭背景,据最新消息报道,连获三年青创奖学生为西南大学院长之子,网友们不经感叹真的是有一个“学爸”啊,怪不得这么厉害,那么接下来大家就随百思特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连获三年青创奖学生身份之谜揭开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一位学生连续3年获奖,且获奖成果横跨物理学、计算机存算一体和人工智能。这位来自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段某严因其获奖成果与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段书凯一专利高度相似,引发了外界对两人关系的关注。近日,澎湃新闻记者通过段书凯博士学位论文证实,两人确为父子。

 

7月22日,记者找到段书凯的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高维和时滞混沌系统的理论研究及电路实现》在该论文的致谢中,段书凯提到,“特别感谢我的妻子王丽丹博士和我刚满三岁的儿子段X严。”论文时间为2006年10月。

 

段书凯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高维和时滞混沌系统的理论研究及电路实现》中的致谢部分。

 

随后,澎湃新闻记者对照了王丽丹的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多卷混沌发生器的设计、电路实现与应用》,在论文致谢中王丽丹写道,“特别感谢我的丈夫段书凯博士后和儿子段X严。”该论文答辩时间为2008年5月。

 

针对段某严连获三年青创赛奖且一等奖作品与段书凯专利高度相似,7月22日下午,澎湃新闻致电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询问中国科协是否开展了相关调查。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公众关注的相关问题,我们正在开展相关工作,将及时通报有关进展的情况。”如果存在参赛造假将如何处理?该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会继续关注这个事情。”

 

在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官网上,对人工智能学院领导班子的介绍显示:段书凯除了分管学院发展规划、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事人才、国内合作交流等工作外,还分管“师德师风”。

 

 

王丽丹为段某严的作品指导老师:同为西南大学教授,与段书凯学术交流密切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学生段某严分别在其初中二年级、初中三年级、高中一年级时(2017-2019年)连续3年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获奖成果横跨物理学、计算机存算一体和人工智能。

 

其中,段某严获得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的作品《用蛋清做个元器件―柔性忆阻器及交叉阵列的研究与制备》,与更早前申请的一项国家专利《一种光电双控柔性蛋清忆阻器在数据存算一体化中的应用》高度相似,而该专利的发明人与段某严获奖项目的指导老师同名。

 

此外,专利的第二位发明人名为段书凯,现任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类脑芯片、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仿生信息材料等。

 

专利的第三位发明人名为王丽丹。而段某严在初二时获得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的《“水中叉鱼”问题的定量分析和智能优化方法》参赛作品,辅导老师也名为王丽丹。

 

前述王丽丹的博士学位论文显示,其博士就读于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学科门类为工学。澎湃新闻在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官网也找到一名为王丽丹的教授。官网同样显示,王丽丹于2008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从2013年4月至今,王丽丹任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系统与电路设计、忆阻器与忆阻系统、生物电子电路和神经形态系统等。与此同时,王丽丹与段书凯学术交流密切,官网显示,两人合作了共22个国家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仅中文学术论文就合作了35篇。

 

7月22日下午,澎湃新闻多次致电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求证三人关系及事件调查进展,但电话均未接通。

 

而在7月20日下午,澎湃新闻致电该部门求证段某严、段书凯、王丽丹三人关系时,工作人员也并未给出明确回复。就段某严和段书凯是否为父子关系,该部门一位工作人员称,相关部门正在了解情况,目前无法给出具体反馈。而段书凯与王丽丹有何关系?该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也不太了解”。

 

针对段某严和段书凯是否为父子关系,7月20日下午,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一工作人员回复澎湃新闻,“我们暂时不方便回答这个问题,稍后看官方,我们学校的通知。”

 

网友:又一个“学爸”!

百思特网

 

相关新闻:

 

中科院下属研究所“90多人离职事件”调查 要配得上社会期许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属某研究单元90多人集体离职”相关信息引发各界关切。中科院党组7月17日研究决定成立专项工作组,工作组于7月19日已抵达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开展调查工作。而中科院官网最新消息显示,为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听取中科院有关情况汇报,并要求国务院办公厅、科技部、中科院等单位成立专项工作组,近日赴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就其下属研究所职工离职事件展开深入调研。

 

由国务院办公厅牵头成立的专项工作组负责,足以证明此事的受重视程度。事实上,从该事件所引发的社会关注度,以及目前流传的各个版本的“真相”来说,的确没有理由“冷处理”,更高层面介入调查,也更具公信力和权威性。

百思特网

 

虽然说,人才自由流动是正常现象,但一个“中”字头科研所短时间内出现近百人的“离职潮”,这无论如何都难言合理。即便这种流动在程序上“正常”,但对于一个机构的发展来说,恐怕也算得上是“意外”。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发生的,真实原因何在,科研人员大规模流出,又如何保障正常的科研秩序,这些问题显然应该有严肃解答,要配得上国家、社会对“中”字头科研机构的重视和期待。

 

综合媒体报道,围绕此事的解读,目前有多种说法。但“换保安”这样的理由,实在经不起常识的推敲。外界很难相信,近百人的高学历科研人员集体离职,仅仅是因为单位换了保安。而诸如不满待遇下降、随意撤销科研机构、领导任人唯亲等说法,已经指向整个科研所的科研环境、人才管理是否正常,对此显然应该有全盘厘清。因为其调查结果不仅关系到此次集体离职事件的真相,更关系到能否杜绝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进而关系到一家科研机构的立身之本。

 

此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工作人员称,“这种人员流动一直存在,辞职人员也都有自己的安排和去向。”然而,也有知情人士称,“核所最高峰的时候有500人,这几年人才快速流失,去年开始只有200个人了。这下90多个人辞职,现在就剩100人左右。”如果这一说法属实,是否表明涉事机构所谓的“人才流动一直存在”只是意味着只出不进的流失现象一直存在?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家外人眼中的顶级科研机构陷入如此窘境?百思特网就此而言,这次调查既要查明90多人集体离职事件的真相,也要对涉事科研机构近年来人才快速流失的问题有全方位的彻查。

 

另外,此事发生在当前全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阶段,也有必要将之作为一个机构样本予以严肃审视。事实上,目前围绕此事的解释之一,就是涉事科研机构内部改革引发了科研人员的不满。如果其中真有这层原因,理当对改革的合理性进行科学评估。而类似这样因为改革带来的负面反馈,是否只是个例,在其他科研机构是否也存在,也有必要举一反三,加以全面摸底。此事由国务院办公厅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负责调查,或许就不无这样的深意。

 

90多名科研人员集体离职,到底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围绕此事的种种原因解读,到底有多少是真的,调查组介入后,相信谜底不久就会揭开。全面、客观厘清这起引发关注的个案,将其带来的启发和教训融入到当前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中去,助力国家科研环境继续优化,或许能产生更大的公共价值。而这,应该也是社会最希望看到的。

 

微信搜索:购易购,关注购易购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最新相关资讯!

本文地址:https://www.best73.com/news/28613.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热门资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