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及时抢!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组委会回应

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组委会回应

时间:2020-07-15 15:28:26 来源:百思特购物网 作者:佳佳

最近一名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事件在网上引发了争议,据了解,这名学生是该研究所某研究员的儿子,所以很多网友猜测,这项研究是该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之下完成的,面对大家的质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也对此作出了回应,组委会称:“现在已经成立了专项调查工作组进行核查,相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接下来,大家可以和百思特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一下这个事件哦~

 

 

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组委会回应 百思特网

 

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小学生研究癌症基因获奖”事件,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秘书处发表声明。

 

声明中表示,“我们对此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项调查工作组进行核查,责成并督导相关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单位对有关情况进行全面认真核查,并对相关调查进展作进一步核实,相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如发现违反大赛规则问题,将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大赛评审规则与程序,强化监管机制,更好引导和规范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欢迎社会公众继续监督,共同促进大赛持续健康发展。”

 

此事缘起是,7月12日,一则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某石通过研究突变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的信息,在社交媒体中广为传播。

 

在该项目的介绍中,各种生物学专业词语轮番出现,所提及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很多样,如“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模型、临床样本分析”等。这个如此“高大上”的项目的完成者,不是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而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他在几天时间内实现了从不懂基因为何物到“通过荧光强弱的比较就能知道哪些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的“蜕变”。

 

陈某石同学《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研究项目,荣获2019年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有网友认为,该研究远超小学生能力范围,项目的立意、实验设计堪比博士生科研水平。更耐人寻味的是,涉事小学生的父母为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或涉嫌学术腐败”。7月13日,云南省科协回应称,已获知此事并正在了解相关情况。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则回应称:经初步核查,获奖项目学生系该所研究员之子。目前,该所已成立调查组进行深入调查。

 

另据了解,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曾与高考加分、保送挂钩,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一、二等奖的学生向高校投档时最高加20分。有评论指出,一些人的所谓“捷径”,却可能让其他人无路可走。这些通过不道德甚至非法手段获取的“隐形加分”,抢走的正是本应属于其他孩子的机会。

 

 

事件回顾:研究癌症获奖小学生实验记录引争议

 

近日,201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项获奖作品引发人们关注。有网友质疑,这项研究工作的水平已经达到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水准,但该项目竞赛组别是小学组,公示中唯一的研究者是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某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某某,相关展示页面中配有陈某某进行实验的照片。

&nb百思特网sp;

在网站上展示的部分实验记录中,陈某某这样写道:

 

2018年1月6日,吕老师带我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陈老师和杨老师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我想研究肿瘤,因为肿瘤太可怕了。

 

2018年1月9日,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

 

2018年1月10日,(我)还是不太了解基因。

 

 

相关问答

 

问题1:这是个什么比赛?

 

多个部门共同举办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信息显示,该赛事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体育总局、知识产权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

 

据了解,该赛事自1979年开始举办,由基层学校开始选拔直到全国大赛,每年约有1000万名青少年参加不同层次的活动。经过选拔,500多名青少年科技爱好者、200名科技辅导员一起进行竞赛、展示和交流活动。

 

大赛官方发布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2020年修订)》(下称《规则》)显示,申报者在竞赛申报时为国内在校中小学生(包括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每个参赛学生(包括集体项目的学生)在一届大赛中,只能申报一个项目参加科技创新成果竞赛。

 

问题2:比赛获奖有何用?

 

高考最高可加20分,自主招生优先考虑。 百思特网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者,可在高考投档时获得不超过20分的加分,自主招生时同等条件下会优先考虑。大赛官网信息表示,高校招生优惠政策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制定,具体需咨询相关部门。

 

新京报记者发现,根据教育部2004年印发《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办法》的通知,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直接保送至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2010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要求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了该奖的保送资格,应届毕业当年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分向高校投档。有关获奖学生拟参加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在同等条件下高校应优先考虑给予参加考核资格。

 

问题3:成人能否参与比赛?

 

可参与辅导,但主要创作须学生本人完成。

 

《规则》明确,每个项目可有1-3名辅导教师,对学生开展项目研究给予辅助性指导。但须遵守“三自”和“三性”原则进行评审。“三自”即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

 

具体来说,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的。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制作,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

 

问题4:比赛作弊如何处理?

 

若存在抄袭、作弊等问题,取消获奖资格。

 

《规则》对作弊等行为做出了规定,明确参赛项目存在抄袭、研究工作作弊等问题,取消作者获奖资格。

 

具体来说,申报和初评阶段,出现对参赛项目的投诉且经调查属实,或经评审专家调查发现参赛项目存在抄袭、研究工作作弊等问题,将取消作者参赛资格。终评阶段,如发现参赛项目存在抄袭、研究工作作弊,将取消作者获奖资格;项目作者答辩情况或研究项目实际水平不符合获奖标准,经评审委员会表决,可不授予竞赛奖项。

 

评审程序中,《规则》提出,初评环节,通过参赛资格审查的项目由评委会组织学科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网络评审。项目初评通过率约为80%。

 

微信搜索:购易购,关注购易购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最新消息!

本文地址:https://www.best73.com/news/27629.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热门资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