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及时抢!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资讯>

范爱农读后感(再读《范爱农》)

范爱农读后感(再读《范爱农》)

时间:2021-04-09 03:10:18 来源:百思特网 作者:思思

范爱农读后感(再读《范爱农》)

百思特网象中《范爱农》入选了我高中时代的语文课本,当初逐字逐句细究文中含义的学习形式,其实现在的我确已一点印象也无了。人至中年再读《范爱农》,却有另一番感悟。颇有时下流行语“年少不知其中意,再品已是其中人”的感受。

《范爱农》是鲁迅写的关于范爱农悲剧人生的小说。范爱农作为当时留学日本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代表,有强烈的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意识,然而在革命后,只是统治形式发生了改变,社会本质依然没有多大改变。范爱农由满怀希望到失望,亦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生活日渐落魄,最终落水溺亡。与其说该小说是一个小人物的传记小说,毋宁说是反映现实的社会小说,“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人头上,便是一座大山”。

小说开头写留学生看到刺杀巡抚的革命党人徐锡麟被处于极刑,挖了心的报道,留学生们对于打电报谴责满清专制政府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发,一派主张不发。鲁迅主张发,而范爱农却不主张发,说到“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鲁迅认为范爱农懦弱怕事,便与他起了争执。按我的理解,范爱农并不是胆小怕事,因为“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打不打电报又有何干呢?而且文中有几处伏笔,一处作者对其外貌的描写“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是藐视”,一处写其落水溺亡,“尸体是在菱荡中找到,直立着”,从侧面百思特网表明范爱农是个愤世嫉俗,倔强不妥协的人,在无力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宁愿与世决绝,也不愿苟且偷生,这也反映了作者的不向黑暗现实妥协的精神。也正因此,后人评价鲁迅敢于直面揭露社会的黑暗,敢于说真话成为了他的标志,现在看看说真话需要真正的勇气,是多么难能可贵。

鲁迅也描述了革命后社会的状态。“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革命并不彻底。其实从历史角度来看,比起满清专制统治,这种革命已是巨大的进步了。鲁迅在此后写道,一群少年办报监督军政府,办报的经费却是军政府所出,报纸“开首便骂军政府和里面的人员;此后便骂都督,都督的同乡,姨太太...”,以现在价值观而言,拿人手软,吃人嘴短,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不要说骂了,“温和的批评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的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报刊是一天也办不下去了。然而,鲁迅继续要经费,“又取了200元,但仿佛有些怒气,同时传令道:再来要,没有了!”作为清朝专制政府之后的北洋政府,能做到此地步,对于骄兵悍将的军政府能有如此胸襟也是很难得的,后人也做不到,尽管后面仍有报馆案发生。其实中国历来老百姓要求不高,老百姓只想安安稳稳过生活,交粮纳税养活军政府,只求不被各种思潮牵来用来做试品,只求不要瞎折腾老百姓。

范爱农的一生无疑是悲剧的,范爱农其实也是中国历来抱有理想主义拯救中国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的抱负却往往不容于当权者,他们抱负不展,备受当权者打击,穷困潦倒,却又不肯做俯首奴才。鲁迅最后一段写到范爱农的死,读时有一种悲凉,“自己说不会掉下去的,但他掉下去了,虽然能浮水,却从此不起来”,这难道是中国知识百思特网分子的宿命吗?

记得高中时代看过电影《谭嗣同》,谭嗣同事发后被绑缚法场,沿途不明事理被蛊惑的围观老百姓不断向他们扔烂菜叶、咒骂他们。看到这又有一种悲凉浮上心头,怀揣救国救民赤忱之心却被蒙昧的国民所不齿是多么可悲的事。当权者其实拥有绝对的资源,从强力机关到舆论操纵,与个人而言拥有碾压的优势,这也是范爱农们看不到希望以至于绝望的原因。其实也大可不必,2000年前老祖宗孔夫子就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再读《范爱农》再读《范爱农》


本文地址:https://www.best73.com/zdmzt/82112.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热门资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