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及时抢!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北川3次地震为汶川地震余震

北川3次地震为汶川地震余震

时间:2020-10-23 15:17:35 来源:百思特购物网 作者:茶茶

10月23日凌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连续发生两次地震,这三天以来,北川发生了三次地震,分别为3.0级、2.8级和3.0级,这三此次地震让很多老百姓都比较担心会发生大地震,不过23日中午,专家综合分析后表示,北川3次地震为汶川地震余震,接下来大家就和百思特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北川3次地震为汶川地震余震,北川三天三次地震。

 

 

北川3次地震为汶川地震余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23日凌晨,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连续发生两次3.0级和一次2.8级地震。

 

23日中午,记者从省地震局获悉,经专家综合分析,认为今晨三次地震和绵阳北川4.6级、4.7级地震均为汶川地震的余震,属正常余震序列衰减活动。四川省地震局将密切跟踪余震发展,加强分析研判。

 

专家:发生大地震能量条件不存在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介绍,关于3次发震位置几乎完全重合,3次发震既是余震又可以说不完全是余震,有新应力的积累成分,但再发生比较大的地震的能量条件不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10月22日)11时03分,四川绵阳市北川县发生4.7级地震。专家分析,22日4.7级地震与21日4.6级地震距离约1公里,位于虎牙断裂和汶川-百思特网茂县断裂交汇区,2010年以来汶川余震区出现过7组4.5级以上地震成组活动现象,结合区域构造、地球物理观测、余震序列等,认为此次北川4.7级地震仍属于汶川余震区的正常起伏活动。

 

 

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救

 

一、地震来了怎么办?

 

1、大地震时千万不要惊慌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百思特网

 

2、室内如何逃生

 

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

 

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

 

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

 

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二、公共场所如何逃生

 

切忌慌乱,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地震时,若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三、户外如何逃生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户外,你要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不要乱跑,要避开人多的地方,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以及其他危险场所;如果你正在野外,要迅速离开河边,水坝或桥梁,以防止地震时河岸坍塌,塘坝垮塌。要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遇到山崩、滑坡要迅速向滚石两侧躲避,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百思特网下。

 

为何四川频发地震?

 

球表面由大小各异的板块覆盖着。随着其下方的流动的地幔驱动着运动,相互分离活着挤压,而地震多发生于板块交界处(红色线条)。

 

约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向北冲撞上了欧亚板块,巨大的撞击力造成了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脉隆起。这个冲撞事件还在进行,根据全球定位系统观测,人们发现目前印度板块每年仍以5厘米(相当于手指甲生长的速度)的速度向北推进。

 

青藏高原受到强大的挤压力量,向北及向东北方向移动(深红箭头代表移动方向,长度代表移动距离)。青藏高原向东移动是碰上了坚硬古老的四川盆地,挤压力量向南方的云南方向分散。川滇一带,因此而成为中国大陆地震最多的地方之一。

 

微信搜索:购易购,关注购易购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最新消息!

 

本文地址:https://www.best73.com/news/39151.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热门资讯
查看更多